您的位置:新闻资讯-致逸有料
2021-01-03
应对市场需求的千变万化,
我们拥抱发展机遇与可能性,
不仅只关注建成项目的品质,
更加重视设计过程中的价值挖掘。
我们从参与竞赛到脱颖而出,
经历了无数次的淬炼过程,
这也许是通往闪耀之路的触媒,
其本质更象征着属于建筑师们的高光时刻。
那些年做过的竞赛项目,
有哪些故事值得再说一次?
2016年,地产市场持续升温
在极限压缩的15天内
我们拿下了首个国内竞赛项目
温州万科时代中心
这是温州主城区最后一块临江住宅地
市中心独有地段
江景大平层
让人惊叹的景观视野
为改善人居而来
首次实践立面公建化
整四年的心血
一度引领超高层人居体验
营造城市天际线
△温州主城区最后一块沿江住宅地块
通过数轮竞争激烈的招标
凭借对温州城市精神的精准解读
致逸设计团队脱颖而出
赢得项目的最终设计权
尽管参与竞赛的时间周期很短
但我们快速明确了设计要点
凭借具有深度落地可能性的方案
希望以前沿的设计观
打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滨江人居地标
△前期国际招投标方案对比
狭小的地块局限
面对复合功能与业态多样化的需求
如何均衡各方资源与利益
是方案初期所面临的最大考验
△前期多种规划布局方案比较
为化解这一难题
在打磨多轮规划方案后
根据土地价值分析结果
以景观资源的价值高地将基地分为三个区域
最终形成东北高、西南低的规划形态
并让各种业态围绕不同院落分布
以此形成丰富的内部空间
△过程尝试与前期方案模型
△项目初期手绘草图
以城市为尺度考量
面对平均宽度比接近1的滨水界面
我们决定以修长向上的超高层体量
优化滨水天际线
合理收紧地块整体间距
最终实现江景视野最大化利用
△江景视野最大化利用的视线分析
△城市滨水天际线分析研究过程
△在高低结合的体量框架下
比较不同肌理与城市界面的关系
为实现沉浸式自然体验
我们试图打破室内外空间的隔离感
采用了超大尺度的落地观景窗
并通过预埋工字钢混凝土柱
调整楔形窗框横向线条
最终生成了“可呼吸”界面
△江景透视效果图
在温州万科时代中心
我们首次提出了全底层架空的概念
关注人尺度下的空间体验感受
突破工程难度实现了最大9.9米的层高
将会所、住宅、公寓等近人尺度与景观资源完全渗透
为居住者提供三进院落尊贵的归家体验路径
△沿街界面效果图与最终实景图对比,高度还原
△主入口效果图与实景图对比,相差无几
△会所大堂的场景示意,超高层住宅底层架空最终保留
作为较早一批开始探索
住宅立面公建化设计的我们
在本案中结合着生活场景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提出了挑空客厅的概念
形成奇数层与偶数层客厅交叠的形态
营造立体化的观景视野
△挑空客厅概念示意与方案模型
虽然
落地施工阶段并未完全按照项目最初的设想进行
但在我们的坚持下
最终采用了超大尺度的落地观景窗
模数化的玻璃幕墙
以及提升推拉门系统的运用
于细节中体现人文关怀
加强安全性能的同时
外立面也更显精致挺拔
△最终方案实景图,点击查看更多详情
2016年
在历经88轮土地竞拍后
世茂以88亿拿下G11地块
地块计容建面54,5万㎡
溢价幅度达114.6%
是那时,当之无愧的总价地王
不久
世茂举办了首个国际性联合竞赛
提出了城市综合体地标的愿景
随后
致逸联合伍兹贝格
多次辗转京沪两地
在双方的紧密配合下
权衡利益倾斜与设计理念
提出了兼顾落地性与建造成本考量的方案
最终
在上海拍板确定
赢得了致逸首个国际竞赛项目
取名“天誉”
一时间,项目成为河西未来的一块“金字招牌”
△南京河西商业“轴心”位置©WoodsBagot
河西的区位优势自然不必多言
但我们认为更多应该肯定的是区位的先锋性
作为南京率先开始集体
“脱离刚需,步入改善”的片区
曾打造了一系列标杆项目的河西
将故事写成传奇
面对G11城市名片、地王、豪宅等一系列标签
5年过去
当年的地王不负众望
成功蜕变为南京地标性豪宅
一度成为南京城的身份象征
可将整个南京城尽收眼底
△前期商业街视角效果展示©WoodsBagot
作为城市市中心的超体量城市综合体
考虑到商业与住宅并非是完全切割的关系
所以我们遇到了几个问题
场地的界限该如何划分?
办公、商业、公寓对住宅视线是否会有影响?
△规划布局前期研究过程©WoodsBagot
△商业对住宅边界及视线分析©WoodsBagot
是画一条线,住宅一味的退让
还是沟通协调,反推更好的方案
理性的分析城市视线后
我们选择了后者
同时还将公寓划分为住宅的一部分
在双方不断反推的过程中
真正实现1+1>2的效果
第三个要解决的就是人流交通流线的组织
面对如此复杂的城市综合体
我们给到了独立设置的出入流线
尽量避免相互干扰
货流、客流及人流区分有序
△前期方案总平图©WoodsBagot
△住宅鸟瞰效果图
△超高层效果图
面对如此稀缺的土地
对于超高层人居环境
早在5年前,我们就以前瞻性的视野与思考提出了
情景化的入户体验
自成一套情景化入户体验系统
关心社区15m-20m范围内,人视点可达的空间体验
营造出酒店式入户大堂
重新定义架空层空间、下沉庭院、天桥通廊等空间
让住户更愿意在空间里停留、享受
△情景化入户体验与归家动线分析
△二层天桥通廊
作为商业与住宅交接界面的又一个人行入口
△酒店式入户大堂
类似于现在所讲的垂直立体社区
在当时我们提出了一个“空中平墅”的概念
大小户型垂直叠加
巧妙地运用户型面宽,以每3层做一个循环
将花园搬到空中
为社区与城市塑造一个垂直立体的“空中花园”
我们希望在这片稀有之地,能设计出不拘一格的作品
在高空也可享受“墅”的生活品质
透过一席天誉,俯看整座南京
△空中平墅概念示意
△开敞式空中花园示意及效果图
△空中会所平面示意
△立面细节效果示意
南京世茂天誉示范区的设计
是我们从设计空间到设计光影的转折点
让空间的围合限定与通透开放并举成为可能
△示范区初期手绘草图
△示范区效果图
并在国内首次使用毛石和原石
让材料的精致细腻与粗犷奔放可以两得
让视觉的夸张震撼与心境平和可以共存
如今回头再看
开创了致逸一系列先河
△示范区建成实景,点击查看更多详情
*免责: 此文仅作为设计企业宣传推送,设计资料仅作学术交流使用,不涉及商业营销和要约,亦不代表该项目相关企业的任何承诺。
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668号
商业联系: liyumeng@geedesign.cn
人事联系: hr@gee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