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筑成一出“好戏”
万科钱塘东方Co-life体验中心
纵览那些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城市,千城一面的景象、形而上的生活空间似乎都缺失了一点“人味儿”。于是,我们立足商住建筑师的视角,开始重新摸索空间场所之于使用者的意义,筑造一个“有内容建筑”的理念为这出好戏拉开序幕。
情景如何相融?
先找到一个适合的舞台
提及项目最初的定位,我们都不由自主的放眼于城市,希望根植于地域性文脉做出融合。钱塘东方与以往有一些不同的是,项目选址于城市扩张、拥江发展的地段,这里逐渐融入杭州城市的总体规划,可以说是亟待城市更新、极富延展性与未来感的片区。
在项目基地不到200之处是杭州的新华书店总仓库,斜对角更有近8万方的下沙奥特莱斯的加持,一个超大综合体、一条意大利风情街的多种生活场景为片区提供更多元的可能性,城市级IP带来的人气与品牌效应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塑造更具催化作用。
△下沙奥特莱斯的整体空间
基于这样的片区框架,各方设计者很快在核心价值观上达成了一致。在甲方的引领下,我们搭建了这个特别的“舞台”:体验中心希望平衡城市商业与居住社区的关系,让使用者逛完商场后能感受到文化的永久场所,在持续性片区开发的城市角落里留下品牌痕迹,营造真实可感的全龄互动空间,成为某种理想的城市生活共同体。
△Co-life体验中心落位示意图
△项目整体夜景图
上演一出怎样的好戏?
多方展开设计拉锯战
在体验中心前期开展方案之前,各方讨论了很多种设计的可能性,从商业综合体、城市渗入广场再到造型夺目的移动城堡,每一次的设计草稿都拥有明确的建筑标识感。
△前期几轮过程方案
在后期修改过程中逐渐调整设计思路
伴随多方的不断参与磨合,我们的设计思路也在不断被打破,最终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关注点:人们的行为不仅贯穿于整个片区,也应该自然过渡到示范区的空间中,内与外的明确界限逐渐消失。这里更向城市界面打开,我们开始造景而非单纯的建造一座建筑。
△方案过程的草图
△最终实景照片
为了将归家路径与休闲互动流线合理的融合,我们展开反复的磨合碰撞。经过对于周边人群使用习惯以及来往奥特莱斯的人流动线的观察研究,这片空间无疑成为链接人群与空间的绝佳选择。从饭后闲散、休憩互动、销售展示到未来归家必经之路,人们将在这座城市共享客厅中衍生更多生动场景。
△人流动线示意图
△人行通道对景与石材分缝 (前后对比)
尽管受到奥特莱斯意式风情街区的环境影响,我们也不希望出现拙劣的风格化抄袭。由此,内庭院落空间结合序列感的柱廊拱券元素,成为这个居住外盒子的独特之处。同时,我们协同室内设计方在拱圈下方设计了一个隐藏的盒子体量,利用灰空间的角落营造出隐藏动线,将归家路途散发出属于这座城市的烟火气。
△内庭院修改方案 (前后对比)
围绕人们在庭院中的多种交流互动展开
整座建筑中有很多处细节的设计考验,其中颠覆过最多次的便是幕墙细节:最初设计的玻璃尺寸横向四等分、纵向两块,造成了玻璃尺寸超规格,针对比例协调性,我们经过多次修改推敲改为横向五等分、纵向三块,分别与一二层吊顶对齐,分隔形式更合理,提升美感度。
△幕墙多轮修改图纸 (前中后对比)
那些平凡而简单的日常才是生活的真谛,人们更需要的是发现本真,并将其延续与更新。那些真正能满足日常行为习惯与好奇心的事物虽然容易被忽略,但都逃不过设计建造者们的用心实践。
△项目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
建成即落幕?
NO!那些日常皆可好戏
△我们与工程方一起记录建造过程
作为建筑设计师,我们在整个设计的参与进程中,并没有以自我的表达和建筑的形式强调角色感,反而是各方联动、协同搭建一出别样的舞台。
△现场施工日常记录
△接近完工的建造现场
日后这座建筑也将以社区中心的身份长久服务于当地的人们,简单而纯粹的场所精神也会随之更新迭代,真实的日常性将被永续保留在空间中,这可能就是建筑师眼中的Co-life生活方式。
主创设计师
李逸舒
邹钱
王佳凯
万科钱塘东方Co-life体验中心
项目业主:万科
项目地点:海宁市高新区奥特莱斯东侧
用地面积:54,396㎡
建筑面积:177,856㎡
建筑设计:致逸设计
甲方设计团队:方海锋、宣蕊、王旭峰、雷雨
设计团队:李逸舒、邹钱、王佳凯、罗忠亮
施工图设计: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上海华策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深圳壹方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泛光设计:佐一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摄影:行知影像、纯点建筑摄影
室内摄影:释象万合
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668号
商业联系: liyumeng@geedesign.cn
人事联系: hr@geedesign.cn